旋轉門效應

2016/04/01
164
 據國內學者研究指出,台灣精神病患出院一年內再住院率達20%,許多病患反覆出入院,輾轉於各醫療機構,學界稱之為「旋轉門效應」。精神病患因病情不可抗力因素,壓力耐受性較差,即使病人已經接受醫療,出院後仍可能面臨功能退化、人際關係惡化、社會適應困難等困擾,若缺乏完善社區照護及追蹤服務,病情容易再次復發。  麗蟬認為,國內嚴重缺乏精神病患社區照顧及復健資源,病人離開醫療體系後,大多由家屬負起照顧責任。然而,許多病友家庭在缺乏外部協助的情況下,長期承受高強度壓力,最後導致家屬身心俱疲,病人也未能獲得妥善照顧。  除此之外,自96年精神衛生法修正以後,每年強制住院案件量,從原先每年平均三千多案,快速下降至目前只剩下6、7百案。麗蟬認為,強制住院案件減少,但是社區照顧資源卻未同步提升,最後的結果只是讓嚴重病人出院回到社區環境後,卻得不到足夠的照顧服務,反而讓病友家庭的照顧更加沉重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  麗蟬認為,去機構化、社區化是國際精神醫療及照顧服務的主流發展趨勢,台灣若要跟上國際腳步,推動精神醫療去機構化未嘗不是件好事。但是,相對的配套措施必須充分完善,社區照顧資源必須足夠,否則,去機構化很可能弄巧成拙,甚至造成反效果。  其實民間社福團體、學術界多次從實務需求及學理層面倡議精神衛生體系改革,為提升國內精神病患醫護品質,麗蟬呼籲,衛福部應該重視社區照護模式對精神病患的正面幫助,重新檢討精神衛生體系資源配置,盡快提升社區照顧服務品質。
分享